铿锵玫瑰,芬芳校园——女教工读书系列活动分享
  • 发布人:工会
  • 时间:2022-05-18
  • 点击:297
  • 来源:

五月,春未尽,夏初临。一城繁华,尽显玫瑰本色。

513日,我校工会和教务处共同组织的女教工读书系列活动,在欢笑声中落下了帷幕。此次活动持续了两周的时间,虽然有疫情的阻隔,有交流的不便,但是全校女教工参与的热情却依然不减。读书的照片,朗读的视频,给家人的一封信,读后感等纷纷飞进了这个静默的初夏,如一朵朵铿锵的玫瑰绽放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日子里。

如果说,此时的郑州是静止的,那么我校的女教工在这被封控生活里是沸腾的,沸腾的是不仅仅是读书的热情,更是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,是对自我的审视和提升。

如果说,女教工的读书照片是静止的玫瑰,是美的瞬间定格,那么在她们的朗读视频里,你可以聆听到来自心灵的动人琴弦,观看到流动的花香书韵。

如果说,女教工的朗读视频如涓涓的细流,浸润着心田,那么一封封家书,流淌着的则是对亲人牵挂的絮语,绵绵而深远;一段段读后感,敲打出的则是对心灵碰撞的升华,睿智而隽永。

图片

赵醒老师家书

图片

周霞老师家书

王玉立老师给女儿的一封家书(节选)

接纳不完美  自己更强大

——写给网课后即将返校考试的女儿

亲爱的粟宝:

今天网课间隙你多次问妈妈和爸爸这周是否会返校?问及原因,你说还没复习好,怕返校考不好!

我能理解你的心情!其实,我也有一丝不想让你返校的理由。你在家的时候从来没说过你的刘海和痘痘!但每一次从学校接你回家的时候,你总会说自己的刘海怎么失败,痘痘如何惨不忍睹……说实话,痘痘是有几个,但是刘海我真没看出来有什么异样?

好吧,唯一的解释是——你步入了青春期!

青春期的孩子没有太多可以证明自身价值的地方,所以会非常看重自己的外貌,会开始在意自己脸上的痘痘,会在意自己的发型,会在意自己的打扮……

 表面上青春期的孩子是因为外貌不完美而内心无法强大,但事实上他们是因为太脆弱没有勇气接纳不完美的自己,所以才会讨厌自己的长相!

所以,粟宝,请你明白,月有阴晴圆缺,花有盛放残飞,没有什么事物是完美的,我们的外貌亦是如此,回避不完美,只会更脆弱!接纳不完美,自己更强大!

回过头来说说你的考试焦虑。你上次月考全班第一,所以你害怕这次考不好,未知的成绩让你没有安全感并产生焦虑!

人的学习能力有好多内容,包括注意力、记忆力、理解力、思考力等等。每个孩子的先天遗传、家庭培养不一样,后天努力也有起伏,所以分数有变化很正常!

因此,妈妈想告诉你,没有人是完美的,请鼓足勇气接纳自己,接纳你努力后的一切结果!

爸爸妈妈为你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而开心,更开心你为了完善自己而做出的选择和努力!

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,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,都会感到不安全,每个人的社会地位、财富、能力都会随着比较而显得不完美。只有勇敢地接纳这些不完美,我们才会主动改变自己,脚踏实地地去克服障碍、完善自我!

所以,亲爱的粟宝,请你不要忘了你的初心!接纳不完美,自己更强大!

 祝开心考试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爱你的老妈 王玉立

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2022/5/11

刘波老师的一封家书(节选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写给宋彦琴:

      我爱您,八十七岁的奶奶

亲爱的奶奶:

    您好,如果您能读到这封信,肯定觉得奇怪,而又不好意思,因为我对您说了:我爱你。我能想象到我对您说这句话时您害羞的表情和饱含欣慰明亮的双眸。(幸亏您不识字)

可能是因为家族遗传,或是80后的共性:不会和父母长辈表达爱意。说句谢谢都觉得见外,更别说是我爱你之类的了。记得有一次,应该是2007年,我决定做个实验,跟家里的人表达谢意,从说谢谢开始。您就是我的实验对象,那天我故意让您给我拿东西、帮我倒水,每次我都要说句:谢谢您。第一次,您就说:哎呦,还说谢谢哩。第二次您的回应是:你这是干啥咧。我就告诉您,您帮我忙了,我表示感谢啊。您直接扭脸就走,丢下一句话:一家人,还整的怪客气,毛病!

嘿嘿,实验以两次“谢谢”结束。奶奶,实际上您不知道,我也是鼓起勇气才对您说的,说的时候我心里也别扭着呢。

我已经是奔四的人了,在您面前依然像是个孩子,喜欢麻烦您,让您为我做事情:蒸芹菜叶、做面汤、炒胡萝卜丝……贺勇总是说我懒,事情不会自己做,非得让您做。我就告诉他,不用他管。奶奶,您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,对不对?

现在疫情又反复,我们住在高新区的家里,前两天带着女儿去找您,想去看看您。有了如下对话:

----想爷爷吗?

----不想。

----想姥姥吗?

----不想。我谁都不想,我就想老奶。

奶奶,是您对她的好、对她的爱,才让她这样说的呀,一个四岁半的孩子,心里跟明镜似的,完全是能感受到您的付出的。

奶奶,从您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,明事理、不麻烦别人、懂规矩、向善……我会把这些在生活中交给我的儿子和女儿的。58日,“母亲节”,在这个节日里,我想对您说:我爱您,我的奶奶,我的“妈妈”。如果您听到的话,又该害羞了吧。

唯愿您身体健康,活到一百二十岁我都不嫌多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您的老闺女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258

史文静老师:《我的阅读观》读后感(节选)

《我的阅读观》中有一部分是阅读滋养心灵。书中提到过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,没有人的精神发育。世界观、价值观早在童年就已悄悄潜伏,所以阅读甚至决定了个体精神成长的深度和广度,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。阅读不仅使人获得信息,开发智力,拓展思维,开阔眼界,使人陶冶情操,修身养性,更甚至于摆脱贫穷与落后。纵观历史,哪位名人,哪位影响力大的人无不是在书籍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格局。

做为一个教师,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学习上进的心,体会教育。书中说道,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,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。我们虽没有能量去改变一个城市,一个民族。但我可以在一个学校里去改变我周围的环境,可以在我的班级里去改变我的学生,。当然在我做这些小情的时候,我心中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班级。我要做一个小小的火把、去照亮我周围的世界。

作为一个家长,我也努力改变我的孩子,我深知不读书的孩子是一个没有潜力的孩子,不读书的家庭是一个庸俗的家庭。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,所以我要给孩子创立读书的氛围,多读书,读好书,让书来指引孩子们的行为和行动。

阅读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,阅读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,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重点,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,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,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,可使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问题。就让我们一起投入到阅读来吧。

让我们一起来阅读经典,做一个有心之人。

张潇潇老师: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(节选)

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

——读《我的阅读观》有感

狄金森说

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

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

把人带往远方

卡莱尔说

书籍,这所当代真正的大学

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

使我们做内心的反省

……

当翻开《我的阅读观》,第一页卷首诗《阅读的力量》就深深吸引了我,字字玑珠,蕴藏力量,令我回味无穷。我如获至宝,赶紧从学校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,带在身边仔细阅读。

《我的阅读观》作者朱永新,1958年生,江苏大丰人,中学时就写小说积极向报刊投稿,1978年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,录取到江苏师范学院政史系,开启了自觉地有意识地阅读,历史书籍、名人传记、教育心理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等等,阅读量之大,范围之大,让我这个从事教育教学十几年的教师,感觉自己跟文盲差不多。

无论身在何处,朱老师总是抓住每个间隙,深夜黎明、车上路上,如饥似渴地读着。他重视阅读,推广阅读,被评为“全民阅读活动形象代言人”。他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,16卷本专著版权输出至美国、韩国、日本、阿拉伯国家等,是当代教育家个人教育理论著作输出海外第一人。他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副教授,全国最年轻的教务处处长,苏州市副市长,民进中央副主席,全国政协常委。

正是因为朱老师人生的阅历和精神的高度,使他站更高看更远,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领航的使命担当。他在整理《我的阅读观》时,能够站在阅读对于个体、对于民族、对于教育、对于城市(共同生活空间)的高度来分析,而这四个方面正是此书的前四章。

这本书的引言《什么是阅读》中,朱老师谈到阅读是获得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存在两种加工方式,一种是“自上而下”,一种是“自下而上”。

“自上而下”的加工,代表着从代表作者思想的阅读材料本身去理解作者的思想,“自下而上”的加工,代表着在读者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去理解作者的思想。要想通过阅读引起思想碰撞进而产生思想火花,必须是“自下而上”加工和“自上而下”加工的双重结合。

这段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。因为自己阅读时,下意识地、习惯性地以“自下而上”的方式处理文字信息,根据大脑中固有的知识经验,逐字逐句地对内容加以解读,从而理解读物。领悟这种阅读加工方式 之后,我在读这本书时,开始有意识地采用“自下而上”和“自上而下”双重结合的方式。这样的阅读体验帮我进一步理解了,朱老师为什么坚持要在全国两会提案,提议设立中国国家阅读节,为什么把推广阅读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,为什么发起新教育实验,为什么追求“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”的理想境界。

“人类精神的阶梯就这样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。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,人类的精神就会退化,就会衰落。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。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发育历程,就是人类整个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。”

朱老师的这些话让我陷入了沉思。虽然人的一生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就是沧海一粟,人也就是一粒沙子,一颗尘埃,微不足道;但聚焦当下,一个人就是家族的传承,就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开创者,又是何其重要啊!怎么能忽视个体精神的成长,任由个体精神退化衰落,任由个人家庭的精神家园一片荒芜,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名教师。

关于写作,朱永新老师认为同阅读同样重要,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两翼: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,专业写作则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。

他说,“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。我们的教育生活是由无数的碎片组成,这些碎片往往会形成破碎的未经省察的经验,使教育教学在比较低的层面上不断重复。而通过专业写作,就能够有效地对经验进行反思,从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并加以理解,形成我们的经验融入教育生活,使之成为我们专业反应的一部分,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更加富有洞察力。”

在这本书第一版后记中,朱老师说,“一年多来,我的业余时间基本给了这本小书。……一次次战胜了自己,战胜了懒惰,一本本地磨稿,一本本地交账。虽然没有精卫填海那样艰苦,却也像愚公移山那样坚韧。……我可能无法成为走得最远的先行者,那么我愿意成为一名坚定的农夫人,人群熙攘,我只埋首于这片土地,任时光流逝,永远守在这片田野上,希望我的滴滴汗水有助于大家梦想种子早日发芽,拔节怒放。” 读到这里,我不禁眼眶湿润,我仿佛看到一位穿着蓝色对襟汗衫,戴着宽沿草帽,脖子上搭着白毛巾的老者,正双手撑着锄头,凝视着这片希望的田野……

还好,这短暂的封控在郑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解除了。

风与晨辉,五月已归。

513日下午5点,十几位女教工准时相约在图书馆,进行了一场关于女性作家作品的的读书分享会,气氛幸福而欢快。

图片

女性作家作品读书分享会留念

在教务处周霞老师的主持下,各个部门和处室都积极参与,尤其是学校办公室。

杨燕敏主任为大家分享并推荐了《风雅宋》这本书。此书讲述的是宋朝的“风雅”生活。从宋画的角度入手,展现了宋人起居饮食、焚香点茶、赶集贸易、赏春游园、上朝议事的生活图景,是宋朝特有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。而且其中的一些文字被杨燕敏主任录成了音频,分享在了喜马拉雅上。在座的女教工们,听了杨主任如此柔美婉转的声音,都惊讶不已,因为这是她从未展现过的一面。

杨主任鼓励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独特声音传播出去,借助一些平台和自媒体充分展现我校女教师的风采。

除此之外,大家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故事和心灵感悟。本次读书分享活动不仅热烈而且深刻,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。在读书的过程中,我们既可以使心灵得以片刻的休息,也可以从书籍中汲取营养,获得提升。

浅夏悠悠,静享安然。温柔的五月,愿你我一切尽意,百事从欢,细嗅书香,皆是甜。

Baidu
map